2008/03/29

我看這一波的中文熱

在第1057期的商業週刊中,以「全球小菁英 拼中文」為題,介紹中文熱在美國發展的現況。例如:在全美舉辦AP中文(Advanced Placement Chinese Program)檢定考試、在國家安全語言計畫(The National Security Language Initiative)中,將中文、俄文、波斯語、阿拉伯語等外語,列為攸關國家安全的「戰略語言」。其所彰顯的意義在於中文的格局,由當地華僑、華校教育子女認識中華文化的窗口,變成美國主流教育體系當中的一環。


美國舉國家之力,鼓勵人民學習中文,這件事在我看來,是件值得額手稱慶之事,讓美國人嚐嚐過去台灣人被英文荼毒的夢魘。不過,它同時代表著美國極度欠缺中文人才,否則不必如此大張旗鼓,提供如此優惠的政策,獎掖國民學習中文。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有20億人在學習英文,單單中國就有超過3.5億人在學習英文。相反地,美國目前僅有10萬人在學習中文。相較之下,二者的比例嚴重失衡。


失衡的原因為何,除了中文學習不易之外,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什麼要學中文?這個道理就跟我們為什麼需要花這麼多時間學英文一樣。學英文的好處,除了目前說英文的國家是世界強國之外,它同時也是世界性語言。換句話說,英文由於使用的人數眾多,因此具有溝通上的優勢,而且英語具有高度的學術、科技與文化內涵。透過英文的學習,可以快速了解最新、最深入的科技發展、學術成果,因此其文化的蘊底超過它經濟力量的展現,縱使將來美國、英國不再是世界性的經濟強國,英文仍然具有其不可替代性的地位。而這也是我們積極學習英文的原因。


其著重的重點即在於英文背後的軟權力(柔性權力,Soft Power),美國與英倫三島為首的英語勢力,挾其文化、政策制度及政治理想上的優勢與影響力,發揮綜效。如此,早已超脫出傳統上之軍事威脅與強勢的政治實力壓迫的硬實力(Hard Power)。


同樣的想法,擺在中文的學習與教育上,也可以為中文發展提供一些參照點。美國為何會發生中文熱,其主要的理由就是「中共的崛起」。美國基於國家安全、經濟現實與軍事目的之考量,而必須鼓吹中文學習的重要性。如果中共不再具有國家安全、經濟與軍事上的重要性時,全球還會有所謂的「中文熱」嗎?除了傳統的漢學家之外,還會有哪一個外國人願意了解中文人口在想什麼嗎?


事實上,目前全球中文熱的關注焦點,均僅在於如何利用語言與中國做生意,看中的是他廣大的市場與經濟力,這樣的中文熱流於表相,也無法長久,如果沒有更深刻、更值得欣賞的文化內容,則中文熱勢必終將如同過去的日文熱一般,隨著日本經濟的泡沫化,而如朝露般 因為太陽的出現而失其蹤影,獨留嘆息。


因此,在中文學習上,必須提供足夠的誘因,就是必須提供中文底層的文化蘊涵。以豐富深厚的文化內涵來征服每一位中文的學習者,而非短視近利地以中共的經濟實力作為惟一的手段。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前景,僅能作為吸引中文學習者入門的條件之一,至於使學習者流連忘返的學習動機,應該是五千年中華文化所累積沈澱的豐富內涵。而這才是真正該有的中文學習戰略思維。


如何透過中文教材的編寫,使深沈醇厚的文明與淵遠流長的歷史,可以帶領學習者深入淺出的了解其所學習的語言,僅是一項工具,一項能夠更進一步親近中華文化,欣賞中華文化的內涵,並進而體會中華文化中的宮妙之美、百官之富,如此方為我們所應該努力的目標。而絕非對於目前中文熱的現況沾沾自喜,而應該把戰線延長、擴大戰果,朝著使中文成為世界語言的方向邁進,讓全世界的人為中文的發展貢獻心力,豐富中文的文化的內涵,這才是以中文為母語者之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