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閒人,沒事在台北,喜歡逛逛北歐的IKEA、台製的WORKING HOUSE、日系的無印良品,還有一些百元商店、39均一價之類的小店舖...。
這樣的習慣應該是某一年跟大學某鄭性教授去IKEA環亞店陪有出來的興趣。去這些店的理由,在欣賞、理解、觀摩與學習不同地方對於生活的想法、對家的想像。
我不否認我很宅,喜歡待在家裡,在家裡無所事事,單純的上上網、看看DVD、電視,甚至發呆、做白日夢...。
而在家裡停留的時間這麼的長,這麼充分的利用家庭的設施與資源。如何從其中增進生活的樂趣、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改善生活的方式、發現生活的趣味,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生活,就是要在平淡無奇中,發現新的樂趣;就是要在一成不變的日常慣行裡,擦出變化的小火花。而這就是我對生活的理解。生活沒有什麼大道理,大道理在生活裡面一點都不管用、也用不著。
逛逛IKEA,看看北歐設計師與生活於此的人們對於生活的想像,在器皿用色的繽紛大膽、物資材料的充分運用,考驗著這個民族在面對白雪皚皚、日長夜短的嚴苛生活條件所產生的智慧。晃晃無印良品、日系均一價商店,看看日本人對於生活所追求的樸素美感,與吹毛求疵的嚴謹生活態度。所有的東西都經過極其精細的分類、務求盡善盡美。這樣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生活態度,展現出日本人對於生活的想像。而台灣WORKING HOUSE,有著各式各樣的家具、擺飾、生活雜貨...,無論是杯碗筷匙,還是家具什貨,樣樣色彩鮮豔、讓人印象深刻,有時會出現一些讓人驚豔的東西,讓我的眼睛為之一亮。雖然看不到台灣人的生活方式,但也看出台灣人求新求變,多樣不固定的性格。
這些東西表現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現在每個民族對於家的想像與生活的認知。其實,生活就該像是呼吸一樣的自然,在不刻意、不矯揉做作中,流露出對於生活的嚮往、對於家的想像。它可能出現在一個尋常可見的小東西裡,也可能只是無形的氣質。畢竟,生活,就是在一呼一吸間,發現它的存在,展現它的價值。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