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飄雪,第一次知道鵝絨細雪,原來是長這樣,南島之民罕見北地之雪。
收起雨傘、脫下手套,貪婪地想要抓住每一片落下的雪花,想嚐嚐北國之春的滋味。
這時候忽然想起世說新語裡頭的一段對話: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時至此刻,方之謝公大樂之因。如以鹽喻之,僅描其形;而以絮喻之,除描寫其形之外,更顯飄落時之靈動、輕盈。
傾刻,抵達清水寺山門,見南國眾人玩雪拍照,鄉音近似,更覺親切。此時,遠眺清水寺在紛飛的鵝絨細雪中,白頂黑簷,更顯莊嚴。復從清水寺大舞台看著八重塔,素雪紛飛,擁衣觀之,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應該就是這樣的場景吧?
坐在產寧坂起點的,花200yen,來一塊和式小點,店員適時的送上一杯熱玄茶。挑了一個屋外的長板椅,挨著屋簷,看著細雪與傳統和式建築,與穿著和服、穿著足袋、踏著木屐的紅男綠女,走在三年坂的石板路上,彷彿時光退回平安京時代。那個百鬼夜行的平安時代、武將上洛的戰國時代,應該也是同樣的場景吧?
古色古香的清水寺、產寧坂、三年坂、七年坂,讓人看到日本人對於文物維護的用心,也看到日本人的文化底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