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1

在追求人才之餘,也必須重視其他問題

1_201105161146321A9mv
 
馬總統將防止人才流失列為國安等級的重大議題;18位產學研媒領袖日前也共同發表「人才宣言」,呼籲朝野正視我國正面臨空前的人才失衡危機;美國商會今年的白皮書,則以台灣人力資源的質與量,是否足以支持知識經濟此一疑問,點出台灣的人才問題。
 
面對全球的人才競爭與流動,台灣的薪資過低,無疑是元兇之一。但是,這個問題,卻無法僅從提高待遇就可以紓解,而必須從現有的法令、稅賦、產業政策、高等教育發展、簽證、移民措施、工作環境與條件等各面向,全方位的替台灣人力赤字把脈診斷,方能尋求良方與對策。

 
在引進外來腦力、培育本國人才、提升產業競爭力與高教水準最積極,也是最成功的新加坡政府,雖然在招商引資、提升高教發展與爭取人才不遺餘力。但是,李顯龍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在今年的國會大選,卻只有贏得6成多的得票率,靠著集選區制度來維持9成的席次,李光耀與吳作棟更因此退出內閣。
這次的大選,有其值得深思之處:執政黨做的不夠好嗎?以政府效能、透明度及競爭力來說,它的表現確實讓人無法挑剔。但是,在追求國家競爭力與GDP的同時,卻造成貧富差距、新舊住民的緊張關係與居住問題,這才是人民的切身之痛。因此,台灣在給予高階人才高報酬、高待遇的同時,也必須注意到租稅正義、社會福利、新住民的兼容並蓄,以及因此所衍生的高房價問題。
 
無疑地,我們需要更多有優質的人才,替台灣的未來發展奠定根基。但是,在給予高階人才高報酬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他中低階層人民為台灣社會所做的努力。避免社會朝向M型化發展,造成貧富對立與社會不安,此方為全民之福,也希望執政者深思。
 
 
 
延伸閱讀01:中國時報 高科技人才流失 八成去大陸(2011.09.11)
延伸閱讀02:聯合報 李光耀退出內閣 一個時代結束(2011.09.11)
延伸閱讀03:中國時報 外籍專才來台 美商會籲放寬(2011.09.11)
延伸閱讀04:聯合早報 2011新加坡大選特輯(2011.09.11)
延伸閱讀05:聯合早報 2011新加坡大選對政府的啟示(2011.09.11)
延伸閱讀06:中央廣播電台 馬總統:防止人才流失是當前重大挑戰(2011.09.11)
延伸閱讀07:自由時報 人才供需失衡 中研院發起連署籲正視(2011.09.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