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工商界對於政府研議的「家庭照顧假」採取反對的態度,認為可能會造成企業用人與營運的負擔。而聯電榮譽董事長甚至認為,平常寒暑假,小孩在家,父母也能照常上班工作,為何一兩天的颱風就不能處理呢?
而這樣的論點,卻經不起檢驗。前者可以看出台灣的企業主,仍然無法跳脫降低成本的思維模式,也看不出企業該有的社會責任;後者則被認為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言論。試想:如果因為颱風宣布停課,在現實狀況下,安親班、幼稚園與托兒所會開嗎?如果晚上10點才宣布隔天是否停班、停課,父母要到哪裡找臨時保母呢?
另外一個問題則是,如果托兒所、幼稚園與安親班考量父母工作的需求,在颱風天提供托育服務,這樣的結果是否比較好?這就必須回到颱風停課的目的來看。詳言之,政府宣布颱風停課的標準比停班寬鬆,主要的目的在於保護學童安全。而在颱風天帶著小孩外出,去托兒所、安親班與幼稚園 ,是否會比較安全,有助於維護學童安全呢?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颱風停課的目的,就是希望父母將子女安置在家中,不讓子女外出,以維護學童安全。因此,無論是去托兒所、安親班與幼稚園,皆無助於達到政府宣布颱風停課的目的。
少子化是當今台灣社會最重要的課題。如果企業與社會對於工作、家庭兩頭燒的父母不友善,不重視家庭價值,只重視企業用人與營運的負擔,則受到傷害的將是台灣永續發展與企業的未來競爭力。
按:本文是從永遠被害人的臉書發想而來,惟文責自負,特此感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