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德站
碧湖公園與本站僅有10~15分鐘左右的路程。且碧湖公園過去為白鷺鷥的棲息地。因此,在本站2號出口處的牆面上,以「鳥飛」作為主題,拼貼白鷺鷥飛舞美姿的馬賽克圖案。
柒、內湖站
內湖站鄰日湖百貨(即舊稱德安百貨)、湖光市場,因此以「市集」作為設計主軸,車站整體以結構柱樑作曲線結合,表達結構的力與美。而在月台處則以藝術牆板的方式,將市集中的熱鬧與休閒氛圍,傳達於乘客面前。紅白相間的洋傘與遊客,就像是此地人氣不墜,顧客熙熙攘攘的最佳寫照,充分展現出「市集」的面貌。
湖光市場入口側現做肉丸與貢丸湯,是此地的傳統美食,部落客米果老師,曾撰文介紹。而日湖百貨後方的河內越南小吃,則是一間頗道地的特色餐廳。
捌、大湖公園站
位於大湖公園旁的大湖公園站,堪稱內湖線最美車站,車站造型以白色桅桿、藍色弧型金屬屋頂板,表現船帆在藍天白雲下巡航意象,出入口以大片透明玻璃構造陪襯車站船帆的意象,與大湖公園的遊客活動形成一種視覺及行為的互動關係,十分有趣。
玖、湖洲站與東湖站
葫洲站、東湖站分別以「舞蹈」、「音樂」為主題,利用琺瑯板、外牆不銹鋼帷幕牆面,營造出捷運車站浪漫的一面。
前者,主要在配合當地商業休閒環境之特色,利用車站建築,創造輕鬆愉悅的氛圍。後者,則是典型都會住商混合生活空間。因此,在車站廣場上採用不同的舖面材質,表現出飛舞之五線譜,同時具有車站動線的指引效果。並且在穿堂二端以陶版絹印之方式,演奏浪漫的都會樂章,以塑造出熱情浪漫的都會音樂活動。
此外,東湖站的站體跨越五分街天橋,高度達6層樓高,又被稱做「天頂捷運站」。
拾、南港軟體園區站
進入南港區的南港軟體園區站,以具有現代感的金屬、玻璃等材質,呼應南港經貿園區高度數位化科技建築特色,並在入口造型上,以最小量體及弧形之現代化造型產生聚焦視點,使之成為車站下方廣場的開放空間中之特色建築。而在色彩的選擇上,本站以銀灰色為代表,凸顯本站的副主題—「數位」。
拾壹、南港展覽館站
內湖線終點站「南港展覽館站」,是以「光影」為題。因此,在站體的屋頂部分,採大跨距空間桁架及採光天窗,表現出光影交錯互動的趣味性。並以銀白色為其代表色。
全區採無設柱方式使得候車區形成一寬敞高挑之空間。地面穿堂層臨南港路採側面大片落地玻璃,在外側開放空間設置水池景觀設施,利用水波紋巧妙律動反射與透射日光及燈光之變化,以達到室內外之光影趣味。
站前廣場以簡潔、明亮、寬闊為原則,採不對稱之輻射狀舖面,舖面質感則將鑿面、燒面與亮面交互使用並配合舖面色彩深淺以加強光影的明暗。沿建築側配置一長條狀結合燈光、湧泉、落瀑的淺水水池,借由自然及人造光源在白天及夜晚呈現不同的光影變化;此外沿南港路側配置長條座椅以供休息、賞景及候車使用。 轉乘介面B11站為內湖線之終點站,未來將提供捷運及公車轉乘使用。於車站北側設有轉乘停車場,提供小汽車、機車與自行車之停車位,另於車站南側臨南港路設有公車彎與接送彎。
在捷運站月台的天窗下,展示的公共藝術品為「空中之河」,設計的主題是以水光波影流動的速度感,表現出捷運進站、出站的時間節奏感。
南港路一段南側與研究院路東側的南汐公園用地下方,規劃有遠期捷運網絡,捷運南港線東延站--南港展覽館站。南港線與內湖線將於本站交會。該站屬平行疊式分構交會車站,與內湖線終點---南港展覽館站間,彼此僅有一街之隔,遙相呼應。經貿南站目前正在進行設計中,預計於民國99年底通車營運。 而經貿南站初步規劃為地下三層的島式月台車站,並於地面設有四出口。其中一出口與內湖線共構,經由其地下一層轉乘停車場所設穿越南港路下方的通道,方便內湖線與南港線的乘客轉乘。
相關閱讀01:捷運試俥
相關閱讀02:內湖線通車(上)
相關閱讀03:內捷再出包,台北市民,你為何不生氣!
延伸閱讀01:內湖線車站秀創意 湖城故事串起人文風情(2009.06.10.)
延伸閱讀02:維基百科 「台北捷運內湖線」條目
(2009.06.10.)
延伸閱讀03:北捷內湖線 站站有藝術 站站有主題(2009.06.10.)
延伸閱讀04: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東區工程處 內湖線(2009.06.10.)
延伸閱讀05:內湖線12站吃喝玩樂 新趣處 (2009.06.16.)
延伸閱讀06:搶先看--內湖捷運融入公共藝術 (2009.06.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