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果/文,張大魯/攝影
出版社:雅宴文化創意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28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 9789868346512
裝訂:平裝
這一本書性質上比較類似圖文書。書中所提到的東西,大部分是作者米果成長背景中,時常出現的平民風景。不過,最近已經漸漸地少了,幾乎消失在你我的生活中。有些甚至只剩下記憶可供追憶。大部分都圍繞著「食」的主題,不管是食材、食具、或是市場的氛圍,都是米果筆下的好題材。也為台灣的往日生活與那一段歲月留下記錄。讓我也想起自己的舊日鄉間生活。
在「阿嬤灶腳」這一篇文章中,提到廚房內的那一口大灶與廚房內的種種。
我的童年中,也有一口大灶。那是一個可以包辦一大群家族成員生活與張羅溫飽的大灶。一口大鼎、一根長長的煙囪與永遠有火紅餘燼的爐火。不管是燒水洗澡、炊事煮飯、蒸粿烘粽,都少不了這一口大灶。雖然有瓦斯爐,但是那一口灶炊煮出來食物,卻能夠帶來一股熟悉的香味。
每年春假前後到清明這段時間,就是製作草仔粿與紅龜粿的時節,這時候大人小孩忙著拔鼠麴草,曬乾備用,準備糯米團塊,準備拌鼠麴草揉糯米。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在外婆的指揮下進行著。從早忙到晚,有時候可能會連忙二三天。大家群策群力。最後就是用木頭模子壓出烏龜的形狀、整齊擺放在竹蒸籠中、安置在大灶上蒸熟。拿著竹吹管用力鼓動木炭發揮火力,順便使用火炭鉗,重新擺置火力配置。就在水蒸氣瀰漫與人聲鼎沸的熱鬧氣氛中,小孩子們早已期待的一刻終於來臨,每個人不顧剛出爐的食物燙手,把手伸入籠中,像打游擊似地搶了一個就跑,完全不顧父母的斥責,還帶著欣喜的洋洋得意貌,坐在埕前一口一口吃得香甜。待外婆辭世,諸子分灶異爨之後,那口大灶彷彿退隱,不再過問世事。每年的年糕、麻糬、草仔粿、肉粽...等等,也就搬回自家製作,雖然程序工法不變,用鋁製蒸籠與瓦斯爐刨製,食材變得更豐富而有創意,可惜食物的味道總是缺了什麼。或許是那份情味與木炭香吧!而在品嚐食物的過程中,同時也咀嚼著食物與回憶間的連結。
在書中提到「怪盜亞森羅蘋」,也讓我重新回到國小時代。東方出版社版的「怪盜亞森羅蘋」系列、科南道爾的「名偵探福爾摩斯」、水牛出版社的「五小福冒險」叢書與漢聲出版社的少年拇指文庫,都是我國小時代最喜歡的幾套作品。這些骨灰級的書,只有東方出版社版的黃皮「怪盜亞森羅蘋」是我一本一本站在書店裡面看完。
在每一個下午沒有課的禮拜三與禮拜六,我常常利用補完習之後的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繞道附近的文具店,把這一套書從第一本一路看到最後一本。可惜中間就是缺了一本「八一三之謎」。在經過多方打聽之後,才知道自己的同學手上有這一本碩果僅存的善本。但是在多方交涉的過程中,他卻死也不借我這本書,我倆因此絕交、不說話一個學期。真是幼稚又脆弱的友誼。在多年之後,我早已忘記紳士怪盜絕大多數的冒險歷程與風流韻事,卻依然記得這一段小小的插曲。這或許是當年看「怪盜」一書始料未及之事吧!
而「爆米香」則是我最喜歡的零嘴。每年到了秋冬之際,路上就會有一些游牧式的攤販車,賣著爆米香。早期只有白米一種選擇。現在的人開始講究養生,糙米、五穀雜糧...。而在冬夜裡,飢寒交迫時,用熱水泡著軟中帶脆的米香,和著麥芽糖的甜味,無疑地是最美好的滋味。如有餘錢,可以搭配鮮奶,奶鮮、米香與麥芽甜,搭配出來的味道,是最致命的吸引力。而那樣美好滋味的回憶,無異是每年冬天呼喚我的胃中之蠱,總是不斷的誘惑我重新複習這樣一道美妙滋味。
「小兒收驚 長大之後,就勇敢了嗎?」這一篇中,讓我想起台北的行天宮,它除了有「文昌宮」的別號之外,最著名之處就是它的收驚與講經活動。而其中的收驚活動,更是大家趨之若鶩的儀式。不論是大人小孩,扶老攜幼,大家在焚香祝禱之餘,都會依序排隊,收驚安神。小時候是收驚,長大了見的世面多了,處變不驚是當然,但是膽子變大,並不表示自己變勇敢了、也不表示自己變堅強了。遇到的挫折與不如意反而變多了,此時反而想起小時候收驚後的安心,自然又毫不遲疑地再度走入蜿蜒的人龍隊伍中,感受收驚安神的裊裊香煙環繞與神聖儀式的慰撫力量。原來,不管是在怎麼堅強的人,也可以不勇敢。
看看這本書,或許你也會想起自己的台灣寶貝。想起過去的美好時光與人事時地物,或許這才是這本書出版的真正意義。讓大家都能夠重新回頭檢視自己的生活,尋找自己心中所珍視或遺忘的台灣寶貝。
請問一下:最上面那篇文章怎麼消失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