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8

書籍推薦:相忘於江湖

作者:張輝誠

出版社:印刻文學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20日

ISBN:9789866873416


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大概可以猜的到,可能與莊子有點關連。書名出自莊子內篇的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呵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大概的意思是說,如果湖水乾涸,魚群們將一同在陸地上相處,用濕氣相互呼吸,用口沫相互沾濕,還不如自由自在地在江水湖海中悠游,而不必認識彼此。


全書在章節上面,也模仿莊子內篇的章名:「齊物論」、「大宗師」與「逍遙遊」。書寫作者個人的生活經驗、求學過程與遊覽經過。通篇充滿儒家思想和莊周情懷。有物感、有己傷。以我看過的相似作品當中,大概只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可能較為相似。不知道為什麼,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文化苦旅」與「山居筆記」這兩本書,一直在我的腦海中出現。但是,相較於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與「山居筆記」二書,有較為深厚的的歷史蘊底而言,本書明顯的較偏重個人的生活經歷與情感抒發。這個部分沒有優劣的問題,僅是單純作者個人的書寫特色與行文風格。看似灑脫的背後,卻是對萬物皆有情的感懷。明明寫的是儒家治世經典---論語,卻又不免論及孔仲尼與諸生徒間的情誼。單單純純的敘事,卻又藉事論典,寓經於事,抒發個人情感,一解思古幽情。


借事摹情,對我來說,一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把自己的情緒毫無保留地攤開在眾人面前,對我來說太困難了!所以我很佩服能夠把感情直接放在讀者面前的作者,透過書寫自己的情感,來感動他人,在我看來,是一件相當了不得的事情。至少,就我而言,我真的被作者的筆觸所感動,而這樣的感動又不同於看完「山居筆記」,或是「文化苦旅」之後,那種掩面嘆息的苦澀。而是有一點點的輕快、一點點的雨過天晴後的舒坦。相似的文體,確有著兩種迥然的感覺,或許真有相望於江湖的味道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