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5

澳洲政策:太平洋解決方案的功過是非

Tampa affair 這是澳洲前自由黨霍華德政府於2001年時,針對帕坦事件(Tampa affair)所提出的政策,其主要理念為「由我們來決定誰能在何種條件下,進入這個國家。」。但該解決方案已被工黨陸克文政府於2008年廢止。而面對難民激增,太平洋解決方案似乎有死灰復燃的跡象。


面對激增的難民,前往澳洲尋求庇護,陸克文政府不採取太平洋解決方案,而被反對黨認為其邊境安全政策過於軟弱。但是,如果採取太平洋解決方案,則又會遭致國際社會批評澳洲政府不人道,而形成兩難困境。

反對黨認為,讓偷渡到澳洲的難民屈居於簡陋的舢板船上,任由蛇頭(人口販子)剝削,難道就是人道嗎?還不如事前以霹靂手段,禁絕難民由經由印尼或其他南太平洋島國偷渡至澳洲本土。而且,非法難民的庇護申請,往往會排擠到合法移民申請的權益。另外,難民人數激增,將對澳洲的治安、環境、財政與社會安全等各方面帶來隱憂。太平洋解決方案雖然有助於減少偷渡者,增加偷渡者的成本,也合乎澳洲的利益。但是,這樣的政策,是否足以彰顯澳洲的價值呢?

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而言,將難民安置於第三地,特別是未簽署聯合國難民公約,且生活水準遠遠落後於澳洲的印尼,又是否合乎人道主義的精神呢?讓印尼政府、瑙魯政府或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家,代替澳洲政府監管這些難民,是否算是一個妥適的作法?澳洲政府對於「太平洋解決方案」的成效評估,以及因此所支出的費用,相較於其他方案而言,是否屬於最經濟、最具效益的解決手段?眼不見為淨式的管制手段,是否只是鴕鳥心態的展現?上開種種,均有值得商榷之處。

禁止難民入澳,事實上只是為了迎合多數人心中最低限度的恐懼與對於其他膚色種族的偏見,也違反工黨政府所積極主張的社會正義理念。

真正的問題關鍵在於,澳洲除了飽受批評的「白澳政策」、「太平洋解決方案」之外,工黨政府的移民政策為何?因而衍生的邊境安全與南太平洋區域周邊國家關係,則是陸克文政府必須進一步深刻思考的問題。


延伸閱讀01:維基百科 坦帕事件(Tampa affair)(2009.11.12.)
延伸閱讀02:維基百科 太平洋解決方案(Pacific Solution)(2009.11.12.)
延伸閱讀03:澳大利亞難民政策再掀爭議 陸克文面臨難題(2009.11.12.)
延伸閱讀04:曝聯邦已妥協 月內請“請”難民入澳(2009.11.12.)
延伸閱讀05:斯國大使斥海關船難民是敲詐犯(2009.11.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