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8

理想中的喪禮

 

理想中的喪禮

 

這是一篇被陳勇志與陳保源評論之後寫的一篇文章,也回應

勇志的「孝女白琴」與保源的「樹葬」。

 

忌談生死之事,一直是中國人的傳統。而對於生死的問題,又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不談顯然是昧於現實。

 

對於這個問題,我比較有概念,大概是在國高中那幾年吧。國中二年級的時候,阿祖過世(喪失了拿全勤獎的機會),高中的時候,外婆過世(又喪失了一個拿全勤獎的機會)。..至於大學,老實講只有蹺課有沒有被逮到的問題,請假倒是從來沒有過,全勤獎當然就更別談了。話題扯遠了,現在回來吧。

 

我去參加阿祖的喪禮,看著我爸爸忙進忙出的(因為他是大孫),覺得很有趣。因為這個年頭死人不太容易,大家都向70歲邁進,想要參加喪禮,還得看閻王爺願不願意賞臉。(這樣對阿祖會不會有些不敬)

 

不過參加阿祖的出山,對我而言,卻是從來沒有過的體驗。因為是鄉下地方,加上我祖父那一輩還有長輩在,所以依切照古禮來。所謂的古禮,就是該有的都要有,一樣也少不了,一樣也別想逃。繁文縟節,一一具備。從燒腳尾錢、折蓮花燈開始,一路到披麻帶孝、誦經超渡、三跪九叩、家屬答禮、出殯歸葬,足足給你搞了一個月。之後還沒有完,得作七七四十九天的捧飯。所以全部一共是花了快兩個月的時間。當然,在出山之後,喪家都會安排一場答謝參加親友的辦桌,豐不豐盛我早就不記得了,但是我卻記得在整個出山的過程中,那一台電子花車與拿著擴音器在地上匍匐前進的孝女白琴。老實說,專業的有差,我這個家屬哭都哭不出來,但是專業的不但哭腔一流,而且還能抑揚頓挫、最神奇的就是哭喊的內容竟然不會重複,感情之豐富、情緒刻畫之細膩,我真的只能說,「我服了」。

 

可是這樣的搞法,給你搞個2個小時,我想誰都受不了吧。單單只有孝女白琴,注意力很快就渙散了。這是真的,因為我已經開始東張西望了。看看那家店有在賣飲料,開始想我穿這樣進7-11會不會引起騷動,會不會被罵是不孝的行徑?路人會怎樣看待這個一邊參加送葬隊伍,一邊喝著黑面蔡楊桃汁的家屬?

 

之後,就是辦桌。重點不在吃,而是在那台霓虹燈閃個不停的電子花車。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鄉下的鋼管秀,真是驚為天人,不輸在PUB裡面的專業舞者。該有的招式一應俱全(螞蟻上樹、倒掛金勾、無敵風火輪...),而且還帶跳舞唱歌,結束的時候,臉不紅氣不喘,比唱對嘴的偶像級歌手好多了。最重要的是,聽說只要兩萬塊就好。真是俗有大碗。可以算是具有台灣地方特色的喪禮模式。

 

另外一場,是在都市化程度稍微高一點的基隆辦的。因為舅舅是基隆地方有頭有臉的人物,所以辦起來的規格,就比較力求莊重儉樸,首先罐頭塔就少了很多,其次輓聯貼到沒有地方放,都是一些大人物提字,至於有沒有錯字,老實說我沒有注意。但是,如果再辦一次,我肯定會看看教育部長有沒有寫錯字。(恩,這是開玩笑的,外婆及其遺屬,請不要介意)不過,低調也有低調的好處。至少在罐頭塔的處理問題方面,省了不少事。當然,對活著的人來說,不會那麼辛苦,不需要跪到頭昏眼花,更不用拜到天旋地轉。

 

所以,一直在想,喪禮應該是弔念逝者,而不應該是折磨活人、打擾鄰居、阻礙通行。(每次看到搭棚子,就會想到刑法第一八五條阻塞交通通路罪)即便是悼念,有心也比儀式重要,搞一堆儀式,到最後我都忘了目的是什麼,只巴望著能夠快點結束。

 

所以理想的葬禮,應該是不挑日子,不挑時辰,死後一個禮拜內儘速火化。然後,看看骨灰要灑在哪裡,我期待能夠坐船出海灑在海裡。當然,在出海之前,一定得請電子花車鋼管秀,更要邀請親友故舊同樂,展現具有台灣特色的出山儀式。至於其他的儀式,能來、對著牌位捻個香,意思意思就好了。別跟活人搶路、別跟活人爭地,更別讓晚輩恨你。

 

至於風水之說、黃曆之談,究屬無稽,我從沒有見過有葬在風水寶地,而能庇佑子孫千秋萬世者。帝王陵寢人稱龍穴,可是又有哪王朝能夠傳之久遠的呢?又有那個子孫是因為沒有依照黃曆行事而遭天譴的呢?就讓上帝的歸上帝,凱薩的歸凱薩,別拿上帝來牽拖凱薩。誠然,鬼神之事究屬飄渺,還是放翁說的「死時原知萬事空」最為務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